寄天香师

圆帽顶红毳,方袍搭绛纱。
海龙邀早饭,山鹿进秋花。
试墨探倭纸,寻泉斗建茶。
时抛红豆粒,竹下唤频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天香师》是元末明初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张宪,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后因直言进谏被免职。晚年以书画自娱。
  • 张宪工书画,能诗,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集》等。
  1. 诗歌内容
  • 圆帽顶红毳:描述帽子顶部装饰的红色羽毛,象征尊贵身份。
  • 方袍搭绛纱:穿着方袍,搭配绛色纱衣,体现了庄重的仪态。
  • 海龙邀早饭:描绘海中的龙邀请诗人享用早餐的情景,富有神话色彩。
  • 山鹿进秋花:山中的鹿带来了秋天的花朵,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 试墨探倭纸:尝试用墨在倭纸上书写,展示了文人的艺术追求。
  • 寻泉斗建茶:寻找泉水来冲泡建茶,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时抛红豆粒:不时地抛洒红豆,可能寓意着某种期待或愿望。
  • 竹下唤频伽:在竹林中呼唤频伽(佛教中的吉祥鸟),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1.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诗中使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
  • 意象丰富:通过对海龙、山鹿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情感深沉:虽然诗中的场景和动作看似平常,但诗人的情感却通过这些细节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1. 历史评价
  • 《四库总目提要》评其作“磊落肮脏,豪气坌涌”,认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寄天香师》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张宪对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的一种深刻感悟和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