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谣

煌煌天狼星,芒角射参昴。独步天东南,烨煜竟昏晓。
天弧不上弦,金虎敛牙爪。万里食行人,白骨遍荒草。
火爇乌龙冈,血染朱雀航。列宿不尽力,五纬分乖张。
戍客困疆场,荷戈涕成行。谁为补天手?为洗日重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狼谣》是明代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天狼星的光辉与黑暗、人类在战争中的苦难及英勇抗争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平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张宪是明代江西德兴人,字廷式,号省庵。成化八年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曾督易州山厂,公帑无毫发私。后因政治变故,历南京礼部尚书,刘瑾败后起工部尚书。他的诗作《天狼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明代诗歌中的珍品。
  2. 诗歌原文:《天狼谣》是一首五言古诗,其内容如下:煌煌天狼星,芒角射参昴。独步天东南,烨煜竟昏晓。天弧不上弦,金虎敛牙爪。万里食行人,白骨遍荒草。火爇乌龙冈,血染朱雀航。列宿不尽力,五纬分乖张。戍客困疆场,荷戈涕成行。谁为补天手?为洗日重光。
  3. 诗歌主题:此诗主要通过描述天狼星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对天狼星的描述,隐喻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而对人类的赞美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的希望和期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4. 艺术特色: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天狼谣》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天狼谣》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古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天狼星的描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想象力和卓越的创作能力。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豪放风格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天狼谣》不仅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诗歌作品,也是了解明代诗歌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