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樵侣

郁木坑前负薪者,道士矶头垂钓翁。
我辈与结平生友,夫君还有古人风。
水羞凉味蒲芽白,野饭昼香松菌红。
见说行藏多岁月,不离三泖九山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渔樵侣》是一首表达对古代隐逸之士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与背景
  • 作者:张雨,元代的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及茅山派道士,字伯雨,又名张嗣真。
  • 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具体时间不详,但可推测为作者晚年的作品,因为张雨在年轻时曾弃家为道士,居住在茅山。
  1. 诗词原文
    郁木坑前负薪者,道士矶头垂钓翁。我辈与结平生友,夫君还有古人风。水羞凉味蒲芽白,野饭昼香松菌红。见说行藏多岁月,不离三泖九山中。

  2. 诗词赏析

  • 内容:这首诗通过对渔夫和樵夫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简朴而自然的田园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敬仰。
  • 风格: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1. 作品意义
  • 审美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倾向。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 文化传承: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这首诗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文人心态以及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赠渔樵侣》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赞美诗,也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