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伯温大监

台阁如公最有称,轺车骢马数能乘。
校书在昔专刘向,秘监于今复魏徵。
汗简削成金作匮,泰阶平处玉为绳。
信有仙人唯寂寞,侧身长倚白云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伯温大监》是一首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作的赞美诗,该诗对刘伯温的功绩和人格进行了高度赞扬。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深知刘伯温在其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他特意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刘伯温的感激和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这位功臣淡泊名利的赞赏之情。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赠刘伯温大监》的原文如下:“台阁如公最有称,轺车骢马数能乘。校书在昔专刘向,秘监于今复魏徵。汗简削成金作匮,泰阶平处玉为绳。信有仙人唯寂寞,侧身长倚白云层。”这首诗的译文是:“台阁如同先生最为称道,乘坐轺车和骏马多次出行。在古代担任校书,现今又恢复魏征的秘监之职。汗简削成金作匮,泰阶平处玉为绳。信有仙人唯寂寞,侧身长倚白云层。”通过这首诗,朱元璋不仅表达了对刘伯温的敬仰之情,还通过对比其不居高位与管仲的功绩,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志在高远的人格魅力。
  3.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明代初期的政治风貌和帝王心态。通过对刘伯温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其人品的高度评价,使得这首诗成为颂扬功臣、表达敬意的重要文献之一。
  4. 历史评价:对于《赠刘伯温大监》,历史上的评价普遍给予了高度评价。《明史》中记载了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的一些故事,这些记载也为这首诗增添了更多的历史色彩和情感深度。

《赠刘伯温大监》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英雄敬仰之情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