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床露坐闲临水,浴鹄湾头足芰荷。
秋已平分催节序,月还端正照山河。
老怜宋玉生悲思,狂忆桓伊作浩歌。
云汉茫茫一卮酒,白头惭愧古人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移床露坐闲临水,浴鹄湾头足芰荷。
秋已平分催节序,月还端正照山河。
老怜宋玉生悲思,狂忆桓伊作浩歌。
云汉茫茫一卮酒,白头惭愧古人多。
《八月十五夜待月》是元朝诗人张雨的作品,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美景与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慨。以下是对《八月十五夜待月》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张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元朝杭州钱塘人。他好学、工书画,尤擅诗词创作。早年游历名山,后弃家为道士。
作品背景:此诗作于元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张雨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原文:移床露坐闲临水,浴鹄湾头足芰荷。秋已平分催节序,月还端正照山河。老怜宋玉生悲思,狂忆桓伊作浩歌。云汉茫茫一卮酒,白头惭愧古人多。
诗歌赏析:诗中的“秋已平分催节序,月还端正照山河”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月亮的明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伤。而“老怜宋玉生悲思,狂忆桓伊作浩歌”则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怀念过去友人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张雨的《八月十五夜待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记录。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