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灵峰寺之松风阁

溪谷风声何瑟瑟,啸歌长在两长松。
金鸡翔舞不多见,青壁夤缘知几重。
花时扫阁黄尘满,泉处凿厓甘露浓。
待我与携笙鹤去,香炉对面礼陶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越灵峰寺之松风阁》是元代诗人张雨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作品以溪谷间清风的瑟瑟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幽深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

诗的开篇“溪谷风声何瑟瑟”,用“溪谷风声”作为全篇的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深远的自然场景。这种描述不仅描绘出了声音,也让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的“啸歌长在两长松”,则进一步通过“啸歌”这一形象化的表达,传达出松树之间相互呼应、相互对话的情景,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美。

诗中对松树及其周边环境的具体描写也极具匠心。如“金鸡翔舞不多见,青壁夤缘知几重”,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诗的结尾“待我与携笙鹤去,香炉对面礼陶峰”,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里的“香炉”和“礼陶峰”,既是对松风阁的描绘,也寓意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越灵峰寺之松风阁》以其深邃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对于喜欢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和欣赏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