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姜彦翁秀才

科举恩沾乡贡榜,学校例贡诸生员。
多岐取士从润色,百骸受蠹争夤缘。
穷巷授徒缺养母,普天为吏横索钱。
妙年立身在择术,老生常谈无弃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姜彦翁秀才》

张雨的《赠姜彦翁秀才》是一首蕴含着深沉思考与时代感慨的诗篇。这首诗不仅是对科举制度下的士人命运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诗的开篇“科举恩沾乡贡榜”赞美了科举制度给予乡村学子的机会,这是对乡间士子辛勤学习、渴望功名的一种肯定。然而,紧接着的两句“学校例贡诸生员”揭示了科举制度的普及性和形式化特征,意味着无论贫富,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但这样的过程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和才华的真正发挥。

诗中还有对士人生活的无奈描述:“穷巷授徒缺养母”,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士子的境遇描写,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揭示。许多士人在追求功名的路上忽略了家人,使得家庭陷入困苦。此外,“普天为吏横索钱”,描绘了官场中的贪污腐败现象,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妙年立身在择术,老生常谈无弃捐”表达了对年轻士人立身处世方式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也不被旧观念所束缚。

张雨的《赠姜彦翁秀才》不仅是对科举制度下士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描述以及对士人的困境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