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对雨杂言

寒谷望春如望赦,雨雨风风恶相吓。
床头败絮未尝温,石上瘦花浑欲谢。
三时尽辨禽鸟鸣,合涧助为风水声。
白水田头漫无路,老稚种麦已青青。
朝晴独见扶犁叟,人生合作无犁耦。
不须识字只耕田,酒杯也到扶犁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春对雨杂言”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羊士谔,字少微,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其作品却因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赞誉。
  2. 诗歌原文:寒谷望春如望赦,雨雨风风恶相嚇。床头败絮未尝温,石上瘦花浑欲谢。三时尽辨禽鸟鸣,合涧助为风水声。白水田头漫无路,老稚种麦已青青。朝晴独见扶犁叟,人生合作无犁耦。不须识字只耕田,酒杯也到扶犁手。
  3. 诗歌赏析:羊士谔在《早春对雨杂言》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生活相结合的手法。首联“寒谷望春如望赦,雨雨风风恶相嚇”描绘了春天来临,寒意未消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春天的复杂情感。颔联“床头败絮未尝温,石上瘦花浑欲谢”则通过床铺和石头上的花朵,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颈联“三时尽辨禽鸟鸣,合涧助为风水声”则描绘了春天里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尾联“白水田头漫无路,老稚种麦已青青”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勤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

羊士谔的《早春对雨杂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唐代诗歌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