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戈如笔笔如刀,帅阃文场有此豪。
绝域建功追定远,明时献颂效王褒。
风云庆会扳鳞贵,竹帛光荣汗马劳。
吏草新铭刻铜柱,不须辛苦学《离骚》。
题杨宣慰云南颂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杨宣慰云南颂后》是元代诗人张起岩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杨宣慰在云南建功立业的赞美,也表现了他个人的豪情与抱负。
《题杨宣慰云南颂后》全文如下:
挥戈如笔笔如刀,帅阃文场有此豪。
绝域建功追定远,明时献颂效王褒。
风云庆会扳鳞贵,竹帛光荣汗马劳。
吏草新铭刻铜柱,不须辛苦学离骚。
这首诗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诗中“挥戈如笔笔如刀,帅阃文场有此豪”表明了作者认为杨宣慰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文才,能够在战场上如同使用武器一般地挥戈作战,同时在文坛上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绝域建功追定远,明时献颂效王褒”则进一步描绘了杨宣慰在遥远边陲之地建立功勋,其功绩可以媲美历史上的英雄定远侯(赵充国)或王褒这样的文臣。
诗中的“风云庆会扳鳞贵,竹帛光荣汗马劳”反映了杨宣慰在重要场合受到的荣耀以及他辛勤工作的成果。“吏草新铭刻铜柱,不须辛苦学离骚”表达了作者对杨宣慰政绩的认可,认为他的功绩足以让后人铭记,无需再学习屈原的《离骚》。
《题杨宣慰云南颂后》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诗歌,它还承载着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以及对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的支持。通过对杨宣慰事迹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