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真一

鹤驭翩翩渺莫攀,浩然清兴满西山。
摩挲铁柱观浮世,整顿丹函说大还。
石壁风清瑶草秀,洞天春尽玉笙寒。
扁舟傥遂游仙约,握手岩扉一解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朱真一”是王士熙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王士熙,字继学,元代东平人。他是王构之子,擅长山水画,曾为英宗时的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和中书参知政事。在元末政治动荡中,他被燕铁儿流放,后来得到文宗的重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之职终其一生。

  2. 诗歌原文与注释:王士熙的《送朱真一》诗原文如下:
    官河新柳雪初融,仙客归舟背楚鸿。
    铁柱昼閒山似玉,石楼人静水如空。
    煮茶榻畔延徐孺,烧药炉边觅葛洪。
    天上云多白鹤去,子规何事怨东风。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描绘了西山的美景和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官河新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楚鸿”则指南方的鸿雁,暗示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3. 作品赏析:张起岩的《送朱真一》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赞誉。《送朱真一》不仅描绘了西山的自然景观,更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诗意,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动人的画面之中。

  4.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王士熙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然而,他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包括被流放和得到重用的经历。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也有对命运的感慨。

  5. 艺术特色:《送朱真一》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诗中的“铁柱”、“石楼”、“煮茶榻畔”等意象,都承载着王士熙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送朱真一》不仅是王士熙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也是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一次深刻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元代诗人的文学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与“情”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