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度虚阁,飞花集罗帏。
方欣昼晷永,不觉春光归。
鸣琴发逸响,嘉树含清辉。
幽情多默悟,澹景宁相违。
览书感虚寂,独闭南斋扉。
初夏偶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偶成”是明代诗人张简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原文:
清风度虚阁,
飞花集罗帏。
方欣昼晷永,
不觉春光归。
鸣琴发逸响,
嘉树含清辉。赏析:
- 意境深远:“清风度虚阁,飞花集罗帏”两句通过描绘清风与飞舞的花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 时间流转:“方欣昼晷永,不觉春光归”表达了作者在美好的午后时光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同时春光也不知不觉地逝去。这种感受既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音乐联想:“鸣琴发逸响,嘉树含清辉”这两句将音乐与自然景色联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悠扬的琴声在树间回荡,清新的光辉洒在树叶上。这样的联想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 作者简介:
- 张简(约1489年—1563年),字元实,号南野子,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平的批判。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感慨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初夏偶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词,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让人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