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三月三西郊即事

啁喳娇燕语茅茨。红暗海棠枝。双丫小髻谁家女,踏青归、三月三时。淡淡郁金衫子,盈盈玉药钗儿。
避人忙掩女仙祠。背后见腰支。金鞭过客争回首,拉山翁、怀古成诗。当日苎萝村里,误人曾有西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可久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踏青归来的场景,不仅生动地勾勒了当时的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以“啁喳娇燕语茅茨,红暗海棠枝”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这样的开头不仅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事。紧接着,词人描述了女子的美丽形象和她所穿的服饰,“淡淡郁金衫子,盈盈玉药钗”,这些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鲜活,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女子身上的芬芳。

词中的女子在归途中被隐藏在女仙祠背后的过客发现,引起了过客的回头注视。这一幕不仅是对过往行人的描写,更是一种象征,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人物的回忆,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故事性和深度。

词的最后一句“当日苎萝村里,误人曾有西施”,则是引用了古代美女西施的典故。这不仅是对女子美貌的一种赞美,也隐含着对历史美女的敬仰和对女性美的推崇。

从艺术角度来看,《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富含哲理和历史内涵。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人物的塑造以及对历史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