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佛寺买臣居,台殿犹存汉代馀。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
从渠说梦迷蕉鹿,着我眠云听粥鱼。
十顷薄田桑八百,南阳只合卧茅庐。
穹窿寺次倪云林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穹窿寺次倪云林韵》是元代诗人张端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张端有关,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曾在江浙行枢密院都事任上有所作为,并有《沟南漫存稿》等作品留传后世。
张端在《穹窿寺次倪云林韵》中描绘了穹窿佛寺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诗中提到“穹窿佛寺买臣居,台殿犹存汉代馀”,表达了这座古寺虽然历经沧桑,但其建筑依旧保留着汉代的风格。这里的“买臣”可能指汉朝的张骞,张骞曾出使西域,被称为买臣,这里用来指代穹窿佛寺的历史深远。同时,“台殿犹存汉代馀”则展现了穹窿寺的建筑之美,让人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辉煌的时代。
诗中的“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进一步描绘了穹窿寺的自然风光。这里的“盘陀”形容山势险峻,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宛委”则是指弯曲流淌的泉水,如同一卷展开的书卷。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从渠说梦迷蕉鹿,著我眠云听粥鱼”,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隐喻。这里的“说梦”可能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而“眠云听粥鱼”则是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归隐自然的人生哲学。
诗人以“十顷薄田桑八百,南阳只合卧茅庐”作结,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无奈。这里的“南阳”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而“卧茅庐”则是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这里用“只合”一词,表达了对自己选择隐退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穹窿寺次倪云林韵》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穹窿寺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