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
莲岳三峰对,松林一径通。
地偏残暑失,境静俗尘空。
入夜清诗梦,山泉落枕中。
宿云台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云台观》读后感
当我翻开曹之谦的《宿云台观》,那古朴而深沉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流涌入我心,让我不由自主地沉思起自己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不仅让我领略到元代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境界。
诗中的“趋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疲惫不堪,却因为一次美好的住宿体验而心生喜悦的心情。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瞬间: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不断奔波,直到某一刻,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那份喜悦与满足,恰如诗中所写,让人心旷神怡。
“莲岳三峰对,松林一径通”这两句,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空间感。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更是在诉说着一种心灵的自由。正如我在阅读这首小诗时所体会到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喧嚣变换,只要内心保持一片宁静之地,就能在任何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安宁。
而诗的结尾处“入夜清诗梦,山泉落枕中”,则将整个画面带到了高潮。夜晚,梦境中似乎还能听到山泉潺潺流淌的声音,那种意境深远、美不胜收的感觉,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境地。这是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美好,也是《宿云台观》带给我的最大启示——在生活的纷扰之中寻找一片净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净化。
曹之谦的《宿云台观》不仅仅是一首诗,更像是一扇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静谧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馈赠。在忙碌和浮躁的生活节奏中,不妨偶尔停下脚步,走进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