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
莲岳三峰对,松林一径通。
地偏残暑失,境静俗尘空。
入夜清诗梦,山泉落枕中。
【解析】
此诗首联“趋程疲永路”,“趋程”是说急于赶往目的地,“永路”指漫长的路程,写出诗人急匆匆地往云台观赶去的情景。颔联“记宿喜琳宫”,是说在路途中,因想起云台观的琳宫便感到高兴。颈联“莲岳三峰对”,“莲岳”是指华山,华山有莲花峰、玉女峰、朝阳峰等名峰,“三峰对”是写华山山势陡峭,山峰相连的特点,而“松林一径通”则表现了华山的清幽和秀丽,这两句写景,用字精炼,意境深远。尾联“入夜清诗梦,山泉落枕中”,写诗人到达云台观后,夜晚在梦中又回到了那美丽的景色中,山泉声如诗,如歌,如泣,如诉,如怨,入耳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答案】
译文:
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但想到能在云台观住宿就非常高兴。
华山的莲花峰、玉女峰、朝阳峰三座山峰并立,一条松树林中的小道直通云台观。
天气炎热暑气已消,环境寂静尘嚣全无。
夜幕降临时,我仿佛进入了梦境,山泉声如同诗歌般悠扬。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赴华山途中的感受。诗题中的“宿云台观”即指华山上云台峰上的观宇,也就是著名的五里关。诗人在旅途中看到华山的奇峰异石、险峻峭拔,以及沿途的风光,都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向往之情。“趋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首联写行程之劳顿,及登览之所喜。“永路”指漫长之路,“琳宫”指华山上的观宇。诗人一路风尘仆仆,行于永路,到了华山脚下,心情顿时轻松愉悦起来,因为这里有个琳宫可以暂作休息。颔联“莲岳三峰对,松林一径通”。“莲岳”指南华山;“三峰”指华山主峰。“松林一径通”形容道路曲折,林木葱郁,引人入胜。颈联“地偏残暑失,境静俗尘空。”“地偏”意谓地势偏僻;“俗尘空”形容环境清静,人迹罕至。尾联“入夜清诗梦,山泉落枕中”写诗人夜宿华山时的梦境。山泉声似诗歌般悠扬动听,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