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懒慢,令节废招寻。
无复欢娱地,空惊□□□。
闭门黄菊晚,步履紫苔深。
尚友陶彭泽,悠然□□□。
诗句释义
1 幽□□懒慢:指深居简出,不愿参与世俗的交往。
- 令节废招寻:在重要的节日里,也失去了出去寻找乐趣的心情。
- 无复欢娱地:再也没有那种欢快愉悦的地方。
- 空惊□□□:可能是指秋天的萧条和凄凉感。
- 闭门黄菊晚:闭门不出,欣赏到的是菊花盛开的景象。
- 步履紫苔深:行走在深深的青苔路上。
- 尚友陶彭泽:与陶渊明一样,保持清高的品质。
- 悠然□□□:形容心境闲适,超然物外。
译文
我厌倦了世俗的纷扰,不愿意外出寻求快乐。
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也失去了出去寻找乐趣的心情。
再也找不回那欢乐自在的日子,只是感到空虚和惆怅。
我闭门不出,享受着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在深深的青苔小径上漫步,感受着岁月的静好。
我还是像陶渊明一样,保持着那份高洁的品质。
心中充满了宁静和满足,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隐士在重阳节后的所思所感,表现了他对尘世繁华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诗人在此选择了这个时间节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第一句“幽□□懒慢,令节废招寻”,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在这个节日里,他更应该闭门不出,享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而非外出寻求刺激和快乐。第二句“无复欢娱地,空惊□□□”,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他不再追求表面的欢乐和享乐,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深沉、内敛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两句“闭门黄菊晚,步履紫苔深”,描绘了诗人在自己院子里的生活场景。他闭门不出,欣赏着院子里盛开的菊花;而在庭院深处,漫步于青苔覆盖的小径上,感受着岁月的静好。这里的“黄菊”和“紫苔”都是诗人精心挑选的自然元素,它们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最后两句“尚友陶彭泽,悠然□□□”,则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追求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它要求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能够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不被外界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后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的一种生活哲学——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