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
异端壅正途,榛塞逾千年。
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
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
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
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
中岁苦病目,不得深穷研。
梁君河东秀,意气凌孤骞。
探道得奥阃,辩说如河悬。
所知非苟知,而亦允蹈焉。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
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
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
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注释
- 圣人既已没: 圣人去世已经很久了。
- 圣道遂不传: 圣贤之道不再流传。
- 异端壅正途: 异端阻塞了正途,指非正统的思想流派。
- 榛塞逾千年: 堵塞已经过了一千年。
- 大儒起相承: 有大学问的人开始相继兴起。
- 辟之斯廓然: 辟除了这些障碍,使得道路开阔明亮。
- 濂溪回北流: 濂溪水向北流动,象征着学问的传承。
- 伊洛开洪源: 伊洛地区开启了学问的大源泉。
- 学者有适从: 学者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途径去追求学问。
- 披云见青天: 拨开云雾见到青天的光明。
- 我生虽多难: 我的人生虽然历经艰难。
- 闻道早有缘: 早有了解并学习圣贤之道的机缘。
- 中岁苦病目: 中年时因眼疾而视力受损。
- 不得深穷研: 不能深入研究和探究。
- 梁君河东秀: 梁仲文来自河东地区(今山西运城一带)。
- 意气凌孤骞: 意气风发,气概非凡。
- 探道得奥阃: 探究道理获得了深刻的见解。
- 辩说如河悬: 辩论说理就像黄河一样滔滔不绝。
- 所知非苟知: 所知道的不是肤浅的知识。
- 而亦允蹈焉: 而且也确实能够付诸实践。
-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 只是那些浅显易懂的东西,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
- 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但是梁仲文是从秦地来的,经过我的汾水边。
-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 不久再次告别,梁仲文前往北方的燕国。
- 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期待看到他展翅高飞,直插云霄。
-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 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家乡享受平静的生活。
- 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和他一起探讨圣学,与他长谈久论。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送别梁仲文之作。王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梁仲文的赞赏和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梁仲文的描绘,展现了王勃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王勃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