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不折一枝归,晴日明窗有所思。
流水乱山迷去路,案图无语立多时。
谢祐之桃花折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祐之桃花折枝》是元代诗人许有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天台不折一枝归,晴日明窗有所思。流水乱山迷去路,案图无语立多时。
作者简介:许有壬,元代汤阴人,字可用。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
作品鉴赏:《谢祐之桃花折枝》描绘了一个人在天台上看风景、思考、沉思的情景。他在欣赏阳光明媚的天气和清晰的窗户,但是眼前却是曲折纠缠的山水和迷失方向的感觉。诗中通过天台、晴日、流水、乱山等自然景象,以及“有所思”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情感状态。
《谢祐之桃花折枝》作为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代表作,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及其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