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归彦温

林虑吾郡山,弃之来浚都。
子实浚都人,乃得居林虑。
出疆必载质,浮海或乘桴。
圣贤义有在,并介遂殊途。
静言复自咎,九徵有不渝。
袁闳筑土室,苑粲安一车。
六月拥裘卧,异世真同符。
何当云壑里,添我一茅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归彦温》是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作品,并非张翥所创。该诗作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许有壬,字可用,号逸史生,元朝汤阴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擅长笔札,工辞章。他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担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中书参知政事等职务,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诗歌原文:林虑吾郡山,弃之来浚都。子实浚都人,乃得居林虑。出疆必载质,浮海或乘桴。圣贤义有在,并介遂殊途。静言复自咎,九徵有不渝。袁闳筑土室,苑粲安一车。六月拥裘卧,异世真同符。何当云壑里,添我一茅庐。

  3. 文学赏析:许有壬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的“林虑吾郡山”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出疆必载质,浮海或乘桴”则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生活现实。“静言复自咎,九征有不渝”则表现了他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坚持原则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历史背景:元朝建立初期,由于蒙古族的统治政策,许多汉族士人被迫离开故土,到边疆地区生活。许有壬作为元朝的官员,其诗作中也体现了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沧桑感。

《寄归彦温》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元代社会变迁和文人心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