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尘土何地无,道人自爱居江湖。
江湖佳处写不尽,且复想像陈其觕。
有舟如叶君勿笑,气象乃欲吞堪舆。
四时风景皆可乐,岁晚独与天游俱。
青山昨夜忽遁去,万象一色涵冰壶。
眼界疑堕清虚府,心境直造鸿荒初。
道人箕踞受奇供,但讶光怪生籧篨。
霜筠露箨政不俗,更欲缘饰为琼琚。
湘江清碧俯见底,岳麓倒影寒萦纡。
兴来不省有物我,短蓑独速歌吴歈。
可怜翠被秦复陶,但鼓忧患来攻驱。
莫言雪尽篷遂废,敲雨承月仍相娱。
雷篷歌赠廖楚材山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雷篷歌赠廖楚材山长》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四句,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廖楚材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廖楚材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雷篷歌赠廖楚材山长
雷篷歌者,非雷非篷,乃一物也。
昔人有言曰:“雷之为物,其声大而猛烈,可震天鼓。”然余观之,则知非也。
此物形如篷,但无篷之布,而有篷之形,故名雷篷。
廖山长,乃我之知己好友也。他才华横溢,学问渊博,为人正直,深受众人敬仰。
他一生坎坷,多次遭受挫折,却始终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他的品格令人敬佩,他的才华令人惊叹。
今日得与廖山长相会,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我想用雷篷歌来表达我对廖山长的敬意和祝福。
愿廖山长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愿他的人生充满阳光,幸福美满。
杨慎在创作这首作品的过程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认为,雷篷并非真正的雷或篷,而是一种特殊的物体。这种物体既没有篷的形状,也没有篷的材料,但却有着篷的形态。因此,他称之为“雷篷”。同时,他还通过赞美廖楚材的才华、品质和经历,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其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