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即席赠河南廉使高辛甫

徒阳记同署,三十四年过。朝台暮省踪迹,赢得鬓双皤。相别又逾一纪,百岁都能几见,尘事日蹉跎。今夕复何夕,旌节照山阿。
笑年来,洹水上,试渔蓑。迂疏久厌城市,其柰故人何。浩荡云山烟水,寥落晨星霜木,如子已无多。邂逅一尊酒,忍负醉时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苏东坡)于1076年9月15日在密州过中秋节夜晚,与友人同饮、共赏明月时所作。这是一首以中秋月亮为题材的词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中秋词之一。全词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对明月的赞美;第二部分借月抒怀,表达自己对朋友和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三部分则以想象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面是《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的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