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寄中书诸公

三司笑面靴纹皱。鹾官憔悴非诗瘦。红袖写乌丝。谁曾梦见之。
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寄中书诸公》是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词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许有壬(1287-1364),字可用,汤阴(今河南安阳)人,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进士,后官至中书左丞,卒谥文忠。他工诗文,尤擅词曲,有《圭塘小稿》等著作传世。
  1. 诗词原文
    三司笑面靴纹皱。鹾官憔悴非诗瘦。红袖写乌丝。谁曾梦见之。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

  2. 艺术特色分析

  • 形象生动:通过“靴纹皱”与“非诗瘦”的对比,形象地刻画了官宦人士的形象与心态,展现了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 情感丰富:通过“红袖写乌丝”与“谁曾梦见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现实的无力感,情感深沉而复杂。
  • 意象新颖:“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运用了自然景物来隐喻人生的变迁,富有哲理意味。
  • 含蓄表达:通过问句“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巧妙地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理想状态的憧憬。
  1. 历史背景考察
  • 许有壬生活在元朝晚期,面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此词的创作时间及背景不详,但通过对词中意象的理解,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某种官场失意或生活困顿之后所作。
  1. 文学史地位
  • 《菩萨蛮·寄中书诸公》是元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被后世所传颂。
  • 作为元词的代表,它在元代文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菩萨蛮·寄中书诸公》不仅是许有壬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这首词,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于研究元代诗词、元代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学者和爱好者而言,这首词都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