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次韵二首

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
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夜次韵二首》是一首由许谦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第一首:“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描述了饥饿的乌鸦和惊飞的鸟儿在春天的早晨从树枝上起飞的景象,以及梦中进入繁花似锦的楼台和竹林中的窗户,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逐渐到来。
  • 第二首:“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 描述了晚上用香薰熏香,点燃了翠绿色的被子,并保持温暖的火堆;而当灯光落下时,红色的星石也沾染在砚台上。
  1. 诗歌背景与赏析
  • 创作背景:《春夜次韵二首》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是在春天的一个夜晚,诗人有感于春天的美景和夜晚的氛围而作。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尤其是通过对春夜、春风和美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通过“春风花草香”和“春夜璧月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同事物和心境的偏好。
  • 文化意义:作为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它反映了宋代诗歌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春夜次韵二首》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宋代文学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对于爱好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