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
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 “饥乌”和“惊鹊”指的是春天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生机。
  • “梦入槐柯”形容梦境中的槐树,象征生命的短暂或美好。
  • “觉亦悲”表达了从梦境中醒来时的悲伤或感伤,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慨。
  1. 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 描述了春天的到来,花朵盛开的地方(花里)以及楼台显得特别早。
  • “竹间窗户”则描绘了在竹子之间的窗户上看到月亮升起的景象,显得有些迟缓和不完美。
  1. 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
  • “篝熏翠被炉存火”形象地描述了在夜晚,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取暖的情景。
  • “灯落红星砚污池”则描绘了一种混乱的场景,可能是指灯光落下时星星般洒落在砚台上,或者与砚台上墨水溅出的情景。
  1. 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
  • 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尘埃玷污的遗憾之情。
  • “明朝火急报君知”则是对未来的警告,希望有人能迅速得知这些美景已被污染的情况,从而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哀愁。诗人通过对鸟鸣、花开、窗月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同时,诗中的“篝熏翠被炉存火”和“灯落红星砚污池”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意象转换,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也富有哲理意味。结尾的“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自然被破坏的痛心疾首,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迫切呼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也让人们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