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润之表兄

自惭踪迹付飘流,端为浮生拙计谋。
亲友别离情切切,树云相忆路悠悠。
心怀故里多成梦,身在屯田未足忧。
为报江头垂柳绿,长条留取系归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杨润之表兄》是元代诗人梁伯谦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以及对于亲友别离的情感体验。诗中,梁伯谦以“自惭踪迹付飘流,端为浮生拙计谋”开篇,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漂泊不定、缺乏远见和策略的无奈与自省。紧接着,诗人用“亲友别离情切切,树云相忆路悠悠。”来描绘了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深切情感和对未来路途的迷茫与期盼。

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梁伯谦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例如,“树云相忆路悠悠”中的树云象征着远方的朋友和家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深深的思念之情。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亲友别离情切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挣扎。

《寄杨润之表兄》不仅是梁伯谦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的生活常常充满艰辛,他们不仅要面对物质生活的匮乏,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孤独与苦闷。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入探讨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寄杨润之表兄》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文化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精神独立与自我提升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