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陈宗道酒不至淹留高刘诸公坐

酒许今晨至,灯从昨夜花。
遣人听系马,留客过栖鸦。
高适邀同至,刘伶兴转赊。
不成投辖饮,怅望隔风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诘陈宗道酒不至淹留高刘诸公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天宝六载(747),当时杜甫在成都,因避安史之乱,暂居草堂。杜甫与友人高适、崔光禄等在成都相会,饮酒赋诗,抒发了对乱世的感慨。

首句“诘陈宗道酒不至”,是说诗人责问陈宗道为何不来喝酒,而“淹留高刘诸公坐”则是说其他客人因为高适和刘氏而留宿。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于朋友相聚的喜悦以及对于友人不能如约而至的遗憾。

接下来的内容是杜甫与友人的交谈和饮酒的场景:

“客从河北来,相视但无言。”这里的“客从河北来”指的是高适和刘氏等北方友人的到来,他们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期到来。而“相视”则表明他们之间虽然有距离,但心心相印,无需多言即可理解彼此的心意。

紧接着是“开宾主欢颜,列尊俎芳鲜”。这里描绘了宾主之间欢聚一堂的愉快氛围,以及丰盛的宴席带来的愉悦感受。尊俎是古代宴饮时用以盛放食物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美食佳肴。芳鲜则形容食物的香气扑鼻,鲜美可口。

“醉舞纷攘三更后,悲歌一曲怨钟鸣。”描述了宴会结束之后,大家醉酒舞动到三更天,然后悲伤地唱起歌来,直到远处传来钟声。三更天在这里可能是指深夜时分,而钟声则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或者不祥之事的发生。

最后两句“平生所娇儿,意气今已平”,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过往的豪迈和如今心境的转变的感慨。他曾经满怀激情,意气风发,但现在却感到世事无常,心情变得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