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阻风

洞庭十日风势号,沙头客舟如系匏。
沅湘九道白波立,衡霍千峰玄雾交。
神龙欲蛰无定窟,黄鹄将归愁故巢。
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舟阻风》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简洁凝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畔的秋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和故土的深深怀念。

孙应时的生平与作品都为理解其创作意图提供了背景信息。孙应时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年五十三岁。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其进士身份,更在于他的政治生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政治方面,他曾师事陆九渊,并在朱熹门下受业,深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在文学上,他的创作涉猎广泛,从诗歌到散文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的内容主要通过描绘洞庭湖畔的景象来体现诗人的情感。《归舟阻风·洞庭十日风势号》中,诗人描述了洞庭湖上的十日前的风势之大,沙头客舟如同被绳索系住般动弹不得,反映了当时洞庭湖上恶劣的自然条件。而《归舟阻风》则更多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日落风更起,江头船不行”,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日落时分的宁静与风起时的动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一醉重楼晚,千秋万古情。”这两句话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一种超然心态以及对历史长河的无限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归舟阻风》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孙应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述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