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十日风势号,沙头客舟如系匏。
沅湘九道白波立,衡霍千峰玄雾交。
神龙欲蛰无定窟,黄鹄将归愁故巢。
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归舟阻风”的意思是:乘船回家,遇到大风,无法前行。首句点明题意,交代了写作背景,为下文作铺垫;第二句“沙头客舟如系匏”,写诗人在洞庭湖边看到的景象:客舟停泊在沙滩上,犹如悬挂在空中的葫芦。比喻贴切,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所见。第三句“沅湘九道白波立”,写诗人看到的湘江、湘水两岸的波浪。湘江发源于贵州高原,自南向北流,经湖南省城衡阳市后称为湘江,到洞庭湖东岸入长江。湘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阴冷少雨。由于气候潮湿,空气湿度大,加上水流湍急,故水面上常常有一层白色的雾气。第四句“衡霍千峰玄雾交”,写诗人所看到的山峰与云雾相交织的景象。“玄雾”指浓密的山雾。第五句“神龙欲蛰无定窟”,用神话传说中的神龙来比喻诗人自己,说自己如同困居深渊、待机而动的龙一样,随时都可能展翅高飞。第六句“黄鹄将归愁故巢”,用“黄鹄”这一意象来象征诗人自己。黄鹄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鸟,它经常飞向高空,盘旋于云霞之间。当天气晴朗时,便振羽奋翅,直冲云霄,遨游长空。有时也降落在湖泊沼泽地带休憩或觅食。诗人用“黄鹄将归愁旧巢”比喻自己的处境,说自己就像那要回旧巢休息的黄鹄,虽然已经厌倦了漂泊生涯,但却不知该去何处安身定所,心中充满惆怅之情。最后两句“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意思是说:我虽然站在城楼上,却无法看到远处的楚江之景。作者以“咫尺”形容自己虽身处高处而心系远方,以“不得上”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以“楚江郊”暗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图,诗人借自然山水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归舟阻风

洞庭十日风势号,沙头客舟如系匏。

沅湘九道白波立,衡霍千峰玄雾交。

神龙欲蛰无定窟,黄鹄将归愁故巢。

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

译文:

洞庭湖上十天的风声呼啸,客船像被绳索绑住停在沙滩上。沅江和湘水的白浪滚滚奔流不息,衡山和霍山的雾海翻腾起伏相互交融。

像蛟龙一样的大蛇想要蛰伏在深潭里,但是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像鸿雁这样的候鸟即将回归故乡,可是又不知道应该回到哪里筑巢。我站在城中楼台之上,只能远远眺望楚江的风光。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洞庭湖上十日的大风,使船上的诗人滞留不前的情形。诗的前半篇从视觉角度写景。第一句点明题意,交代了写作背景,为下文作铺垫;第二句写诗人在洞庭湖边看到的景象:客舟停泊在沙滩上,犹如悬挂在空中的葫芦。比喻贴切,富有形象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所见。第三句写诗人看到的湘江、湘水两岸的波浪。湘江发源于贵州高原,自南向北流,经湖南省城衡阳市后称为湘江,到洞庭湖东岸入长江。湘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阴冷少雨。由于气候潮湿,空气湿度大,加上水流湍急,故水面上常常有一层白色的雾气。第四句“衡霍千峰玄雾交”,写诗人所看到的山峰与云雾相交织的景象。“玄雾”指浓密的山雾。第五句“神龙欲蛰无定窟”,用神话传说中的神龙来比喻诗人自己,说自己如同困居深渊、待机而动的龙一样,随时都可能展翅高飞。第六句“黄鹄将归愁旧巢”,用“黄鹄”这一意象来象征诗人自己。黄鹄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鸟,它经常飞向高空,盘旋于云霞之间。当天气晴朗时,便振羽奋翅,直冲云霄,遨游长空。有时也降落在湖泊沼泽地带休憩或觅食。诗人用“黄鹄将归愁旧巢”比喻自己的处境,说自己就像那要回旧巢休息的黄鹄,虽然已经厌倦了漂泊生涯,但却不知该去何处安身定所,心中充满惆怅之情。最后两句“咫尺城楼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意思是说:我虽然站在城楼上,却无法看到远处的楚江之景。作者以“咫尺”形容自己虽身处高处而心系远方,以“不得上”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以“楚江郊”暗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全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图,诗人借自然山水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