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师之山云杳冥,千崖万壑倚空青。
上方雷雨藏天井,南极风烟落洞庭。
溪客去迷花蔼蔼,野人居爱竹泠泠。
何时遂买登山屐,乘兴还来叩石扃。

王氏相师山庄

相师之山云杳冥,千崖万壑倚空青。

上方雷雨藏天井,南极风烟落洞庭。

溪客去迷花蔼蔼,野人居爱竹泠泠。

何时遂买登山屐,乘兴还来叩石扃。

【注释】

1、相师: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2、相师之山:即相师山。

3、云杳冥:形容山峰云雾缭绕。

4、千崖万壑:万壑千岩,形容群峰叠嶂。

5、倚空青:指山峰高耸入云。

6、上方雷雨:即在山顶观雷。

7、天井:指山中洞穴。

8、南极风烟:即在南边观风望烟。

9、溪客:指游山赏景的文人雅士。

10、霭(ǎi)霭:原为水雾弥漫的样子,这里借指花木茂盛。

11、野人居:指住在山中的隐者。

12、泠泠:形容水声清澈。

13、登山屐(ji):一种爬山时穿的鞋子。

14、叩石扃(jiong):敲击石门。扃,古铜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相师山的秀美风光和隐居山林的雅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相师之山云杳冥,千崖万壑倚空青”,诗人以云遮山峦、山峰苍翠的意境开篇,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这里的“相师之山”指的是相师山,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云杳冥”则形容山峰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千崖万壑”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千峰万壑,形态各异,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颔联“上方雷雨藏天井,南极风烟落洞庭”,诗人继续展开描绘,从上方观雷,下方看雨,将天地之间的雷电风云都收入眼底。这里的“天井”指的是山中的洞穴,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现象,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奥秘。同时,“落洞庭”则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风雨之威势浩大无边,仿佛要把整个洞庭湖都吹落一般。

颈联“溪客去迷花蔼蔼,野人居爱竹泠泠”,诗人转而描写自己游山赏景时的所见所闻。“溪客”指的是那些游山赏景的文人雅士,他们在山上流连忘返,被花木繁茂的景象所吸引,忘却了归途。而“野人”则是指那些居住在山中的隐者,他们热爱自然,喜欢在竹林中静坐听风,享受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尾联“何时遂买登山屐,乘兴还来叩石扃”,诗人最后发出感慨,表示自己渴望能够拥有一双舒适的登山鞋,以便随时可以来到这个美丽的山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相师山的秀美风光和隐居山林的雅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