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亭

日月靡闲暇,四序更运之。
斯人务作业,矧敢怠遑时。
负耒适西畴,恒患耕作迟。
仲春时雨至,群物具含姿。
牛食青涧阿,鸟鸣芳树枝。
兴言播嘉谷,夙夜将耘耔。
岂不怀逸居,亦念寒与饥。
但使秋税毕,聊乐及我私。
羲农虽已远,沮溺不吾欺。
努力顺天命,素餐非所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勤耕亭》是一篇古诗,由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描写了农人耕作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日月靡閒暇,四序更运之。
    斯人务作业,矧敢怠遑时。
    负耒适西畴,恒患耕作迟。
    仲春时雨至,群物具含姿。
    牛食青涧阿,鸟鸣芳树枝。
    兴言播嘉谷,夙夜将耘耔。
    岂不怀逸居,所乐在耕犁。

  2. 作者简介
    傅若金(约1300—1360),字玉汝,号静山,又号孤屿,晚号东篱,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江南三杰”。

  3. 诗歌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田野中农人的辛勤劳作情景。首句“日月靡閒暇”即表示时间宝贵,没有闲暇之时。接下来“四序更运之”,四时更替,万物生长,农人却忙于田间劳作,不畏艰辛。“负耒适西畴”,描述了农人带着锄头去到西边的田地,而“恒患耕作迟”则表达了他们对于耕种时间的焦虑。“仲春时雨至,群物具含姿”则是对天气变化的细腻捕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最后一句“所乐在耕犁”,反映了农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

《勤耕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还深刻地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劳动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尊敬与同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