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峰长老

中峰峰顶寺,长忆旧游时。
云暝鹤归急,山深月到迟。
乱藤悬雨壁,坏帛挂风枝。
终亦携瓶锡,相从支遁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中峰长老》是元代诗人善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对中峰峰顶寺的深刻印象与对往昔游历的回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风貌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中峰寺及往昔游历的深情怀念。

在诗歌的开篇,”中峰峰顶寺,长忆旧游时”直接点明了诗作的主题,即对中峰峰顶寺的怀恋之情。中峰寺作为诗人记忆中的重要景点,其位置和景色在诗人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通过这一表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中峰寺深厚的感情,也预示着接下来诗歌将展开一系列生动的画面。

诗歌中的“云暝鹤归急,山深月到迟”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形象地勾勒出了中峰寺周围幽静而又神秘的环境。这里的“暝”字,描绘了天色渐暗的情景,而“归急”则暗示了归巢的鹤群急切的身影,增添了一丝动态之美。紧接着“山深月到迟”,则用“迟”字表现了夜幕降临时分的宁静与深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月光穿透山林的清冷与宁谧。

“乱藤悬雨壁,坏帛挂风枝。”诗句进一步展示了中峰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乱藤、雨壁、破帛等元素,不仅营造了一种苍凉、野趣十足的画面,还体现了诗人观察入微的观察力。这种描写使得中峰寺的景致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终亦携瓶锡,相从支遁师。”这句诗透露出诗人想要追随某位高僧,一同修行的愿景。这里的“支遁师”可能是对某个著名高僧的尊称。这既反映了中峰寺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其的尊崇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寄中峰长老》不仅展现了中峰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更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峰寺美景的一次生动描绘,也是一次对自我情感世界的深刻反思。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更是激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之间关系的一个契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