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峰顶寺,长忆旧游时。
云暝鹤归急,山深月到迟。
乱藤悬雨壁,坏帛挂风枝。
终亦携瓶锡,相从支遁师。
【注释】
寄中峰长老:诗题是写给中峰的一首长诗,故称“寄”。寄,托付。
中峰峰顶寺:指中峰山的寺庙。中峰山在江西庐山南。
长忆旧游时:长久怀念过去与师父一起游玩的日子。
云暝鹤归急:天色昏暗,大雁归来急促。暝,同“冥”,昏暗;归,归巢。
山深月到迟:山深的地方,月亮到来得晚。
乱藤悬雨壁:藤萝缠绕着雨后的墙壁。乱藤,形容藤蔓缠绕的样子。
坏帛挂风枝:风吹断的布条挂在树枝上。坏帛,破旧的布匹;风枝,指随风飘动的树枝。
终亦携瓶锡,相从支遁师:最终还是携带着瓶和锡杖,跟随师父出家修行。支遁(317-402),东晋佛教高僧。
【译文】
中峰山顶寺庙,常怀念过去的游历。
天色昏暗,大雁飞回急忙。
山深地方,月亮到来晚了。
藤蔓缠绕着雨后的墙,风中的布条被吹断挂在树梢。
最后还是带好行装,随师父一同出家修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峰山的深厚感情。全篇以写景为主,但景物之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通过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诗人对中峰山的眷恋之情。
首联“中峰峰顶寺,长忆旧游时”点明地点与事件。中峰山在江西庐山以南,此诗作于永和二年(346),此时诗人已经四十三岁,而他的好友慧远法师才四十九岁。两人虽已分别多年,但对庐山的山水、寺庙仍念念不忘。
颔联“云暝鹤归急,山深月到迟”描写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傍晚时分,云雾弥漫,一群大雁急急地往回飞去;而在远离家乡的深山之中,一轮明月却迟迟没有出现。这里的“暝”是昏暗的意思,“迟”则是缓慢的意思。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乱藤悬雨壁,坏帛挂风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这里的“乱藤”指的是藤蔓生长得很杂乱,“坏帛”则是指被风吹坏的布匹。诗人用“悬”、“挂”这两个动词来形容这些藤蔓和布匹的状态,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终亦携瓶锡,相从支遁师”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语。他最终还是选择带着瓶子和锡杖,跟随师父出家修行。这里既有对师父的尊敬,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中峰山的眷恋之情,又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