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带坐盘石,翛然四体轻。
夜凉蛩语细,天净月华清。
孤烛明深殿,哀笳起废城。
寥寥尘境外,谁识此时情。

秋夜独坐

解带坐盘石,翛然四体轻。

夜凉蛩语细,天净月华清。

孤烛明深殿,哀笳起废城。

寥寥尘境外,谁识此时情。

译文:
独自坐在盘石上解开衣带,身体轻盈自在,四周一片寂静。
夜晚凉爽,蟋蟀的声音细如丝线,天空晴朗,月光皎洁明亮。
孤灯照亮了深深的庭院,凄厉的胡笳声从废墟中传来。
在这宁静的世界之外,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孤独、寂寞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独坐的情景,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疏离感。

首句“解带坐盘石”,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安静的夜晚中,独自坐在盘石上的场景。这种孤独的静谧,使得诗人感到身心放松,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二句“翛然四体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感受。这里的“翛然”形容诗人的身体感觉非常轻盈,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凉意和月光的影响。而“四体轻”则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第三句“夜凉蛩语细”,以蟋蟀的鸣叫声来营造夜晚的氛围。蟋蟀的声音虽然细小,但却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清晰,让人感觉到了夜晚的清凉和宁静。这里的“夜凉”和“蛩语细”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夜晚气氛。

第四句“天净月华清”,则是对月亮的描述。这里的“天净”形容天空晴朗无云,而“月华清”则形容月光明亮清澈。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清明和纯洁。

第五句“孤烛明深殿”,则是对蜡烛的描述。这里的“孤烛”意味着只有一支蜡烛在燃烧,而“明深殿”则形容这盏蜡烛的光芒照亮了深深的殿堂。这里的“孤烛”和“明深殿”都给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第六句“哀笳起废城”,则是对胡笳声的描述。这里的“哀笳”意味着凄凉的胡笳声,而“起废城”则形容这声音从废墟中传来。这里的“哀笳”和“废城”都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最后一句“寥寥尘境外,谁识此时情”,则是对诗人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寥寥”指的是稀少、孤单,而“尘境外”则表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这里的“谁识此时情”则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这里的“识”字表达了诗人渴望被人理解和认同的情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声音,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