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门虽异,诗书味颇同。
有心依涧壑,无意谒王公。
午鼎篆烟碧,夜灯花穗红。
曾闻少年日,几度过辽东。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儒释门虽异,诗书味颇同。
- 关键词: 儒释门、诗书
- 注释: 这里的”儒释门”指的是儒家和佛教,而”诗书”则特指中国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和《尚书》。
- 赏析: 诗人用”儒释门虽异”来说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观念上的不同,但同时指出”诗书味颇同”,表达了尽管观点不同,但诗书之间的文化韵味是相通的。这种对比突出了一种文化多元性的理解。
2. 有心依涧壑,无意谒王公。
- 关键词: 涧壑、王公
- 注释: “涧壑”通常指山间溪流,这里比喻隐居生活;”王公”指的是显贵或权贵。
- 赏析: 这句表明诗人有追求隐居生活的愿望,他不愿意去迎合权贵或者追随名望。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于清高生活的向往。
3. 午鼎篆烟碧,夜灯花穗红。
- 关键词: 午鼎、篆烟、灯火
- 注释: “午鼎”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青铜容器,用以烹煮食物;”篆烟”指的是青铜器上的文字纹路形成的烟雾;”灯火”则指夜晚使用的灯光。
- 赏析: 通过使用具体的物品来描绘时间,诗人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力。
4. 曾闻少年日,几度过辽东。
- 关键词: 少年日、辽东
- 注释: “少年日”指的是年轻的时候,”辽东”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区,这里可能是诗人年轻时游历的地方。
- 赏析: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去青春岁月的回忆,以及他在年轻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险精神。这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