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
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
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

【注释】

  1. 中上人:僧人。里:故乡。
  2. 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相留:挽留。无计:无法可施。欲别:即将离别。手重携:双手紧紧地拉在一起。
  3. 客路:客居之路。连愁远:连绵不断的忧愁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4. 乡山入望低:家乡的山岭渐渐变得低矮了。
  5. 野花秋寂历:秋天野花凋零落尽。秋寂历:形容草木凋谢的景象。
  6. 江草晚凄迷:傍晚时分,江边草地显得凄凉迷蒙。
  7. 旧隐:指以前居住的地方(指隐居生活)。重归日:指再次回到隐居之地的日子。寒螀:寒蝉。啼:鸣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真挚的感情,写朋友告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表达了作者与中上人在分别之际的心情。作者挽留对方,但对方执意要离去,作者无可奈何,只能紧握对方的手,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描述了作者与中上人在分别时的情景。作者站在客路之上,眺望远方的家乡,只见那山峦渐入低处,仿佛在向作者招手。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分别时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颈联“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中上人在分别时的情景。作者走在野花盛开的田野上,感受着秋天的寂静;走在江边的草地上,看着夕阳西下,江草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之情。
    尾联“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旧隐生活的怀念之情。作者回忆起昔日隐居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感慨。在这分别之际,作者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隐居过的那个地方,那些年月仿佛就在昨日,如今却要与中上人分别。而寒蝉的啼叫更是让作者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更加深了作者对旧隐生活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贾岛作为唐代著名僧人的儒雅气质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