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秋夜

晚雨过江城,西斋秋气清。
梦回孤枕上,无处不虫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斋秋夜》是元代诗人善住的一首五言绝句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夜晚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寂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善住,字无住或号云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元代著名的诗僧之一。善住与元代其他著名诗人如仇远、白挺、虞集和宋无等人相唱和,在元代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并留下了众多作品。

  2. 诗歌原文
    晚雨过江城,西斋秋气清。梦回孤枕上,无处不虫声。

  3. 诗歌鉴赏:《西斋秋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画卷。诗中“晚雨过江城”描写了秋夜的细雨,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清新之感;“西斋秋气清”则表现了诗人感受到的秋天特有的清冷与宁静。最后两句“梦回孤枕上,无处不虫声”,透露出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难以入睡,耳边回响着各种虫鸣声,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简洁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4.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五言绝句,《西斋秋夜》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内心世界的抒发。其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入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5. 文化价值:《西斋秋夜》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而受到重视。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元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

《西斋秋夜》是元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以其艺术性著称,也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研究元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对于热爱文学与历史的读者而言,深入研究这首作品,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