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丝曲

青池秋高霜露繁,芦叶浸水长阑干。
风吹枯荷双白鹭,池上木落云漫漫。
萧萧马鸣燕草残,小窗清砧山夜寒。
乾坤如茧缫未了,古今长丝千万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丝曲》是元代诗人彭炳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彭炳,元建宁崇安人,字元亮。留心经学,诗效陶、柳,喜与海内豪杰交往。顺帝至正中征为端木说书,不就。有《元亮集》。彭炳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反映了元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
  2. 诗歌原文:青池秋高霜露繁,芦叶浸水长阑干。风吹枯荷双白鹭,池上木落云漫漫。萧萧马鸣燕草残,小窗清砧山夜寒。乾坤如茧缫未了,古今长丝千万盘。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池塘景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乾坤如茧缫未了,古今长丝千万盘”一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认识。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
  4. 创作特色:《长丝曲》在元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本。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元代诗歌的风貌和特点。

《长丝曲》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