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挟天河堕江渚,天子骑龙上天去。轰轰藏剑凿黄云,日落苍梧一抔土。
两凤追天住湘浦,红泪湘筠满秋雨。青山九点又春归,花落无人见《韶》舞。
湘中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湘中曲》是明代诗人沈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 作者生平:沈愚,字子白,号东园。他的一生经历了丰富的人生变迁,其创作生涯也颇具传奇色彩。沈愚的诗歌在明代有着重要地位,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在后世亦被人们传颂和研究。
- 诗歌原文:玉笙吹断兰皋暮,万里寒波向东注。孤鸾惊啼老蛟舞,杂佩丛铃满烟雨。湘娥凝愁低翠鬟,泪痕渍袖红斑斑。苍梧天高九疑碧,云中帝子何时还。
- 艺术特色:《湘中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湖南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湘江的水比喻为“寒波”,将湘娥的愁容与湘江的景色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深度。同时,诗歌中融入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通过描写湘江边的美景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中叶,当时正值社会动乱和政治动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湘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湘中曲》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也传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