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挟天河堕江渚,天子骑龙上天去。轰轰藏剑凿黄云,日落苍梧一抔土。
两凤追天住湘浦,红泪湘筠满秋雨。青山九点又春归,花落无人见《韶》舞。

【注释】

湘中曲:乐府《相和歌辞》旧题,为古琴曲名。此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五言诗。龙挟天河堕江渚,天子骑龙上天去。轰轰藏剑凿黄云,日落苍梧一抔土。两凤追天住湘浦,红泪湘筠满秋雨。青山九点又春归,花落无人见《韶》。

【赏析】

这首诗以“湘”字为经,写洞庭湖一带的景物,以“韶”字为纬,写韶山的景物。诗中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全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首联写湘江两岸的自然景观,次联写韶山的景物,尾联写韶山周围的环境及游人对此的感想。

首联写景,写天帝乘龙船降临人间,驾崩于湘江之中。第二联写天帝驾崩后的情景。天帝之魂被埋葬在了苍山上。第三联写湘江两岸的景象。第四联写韶山周围的环境和游人的感想。

这首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构思巧妙。诗的前两句写天帝驾崩于湘江之中,驾崩于湘江之中,与下句中的“天子骑龙上天去”呼应;“轰轰”二字,将龙的威武形象地展现出来。诗的后两句写天帝之魂被埋葬在了苍山上。“两凤追天住湘浦”,以“两凤”喻指天帝之魂,“住湘浦”即葬于湘江之滨,与前文遥相呼应。“红泪湘筠满秋雨”以“红泪”暗喻天帝之魂的悲痛之情。“青山九点又春归,花落无人见《韶》舞。”以“九点”暗示苍山之多,“《韶》舞”指舜帝时的《韶乐》,“花落无人见《韶》舞”既写出了韶山的美景,也写出了游人对天帝驾崩后的悲哀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