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在冲幼,危食剑刃间。
壮大履宸极,罔知丙氏恩。
大夫在帝左,侃侃不自言。
光武草昧时,严陵相与友。
乾坤洗疮痏,文叔乃天子。
子陵披羊裘,逃往钓江水。
两公绝世贤,愧死浅丈夫。
何敢拟高风,尚不漂母知。

这首诗是李白对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士严光和光武帝刘秀的赞颂。

译文:

汉宣帝在年轻时,剑刃之间危险地食用着食物;
壮大后踏上帝王之位,却罔知丙氏的恩情。
大夫在皇帝左侧,侃侃而谈不自我吹嘘。
光武帝初起时,严陵与他相与友。
乾坤洗刷疮痍,文叔便成了天子;
子陵披羊裘,逃往钓江水。
两位贤人都是绝世之才,我惭愧自己只是浅薄的丈夫。
何敢比拟他们的高尚品德,尚且不知道漂母的恩情。

注释:

  • 愧浅: 自谦之意,表示自身才能不足,与两位贤士相比,自己显得浅薄。
  • 汉宣: 指汉宣帝刘询,西汉时期的皇帝。
  • 危食: 指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下进食。
  • 丙氏: 指丙吉,汉宣帝的大臣。
  • 帝左: 指皇帝身旁的位置。
  • 严陵: 严光,字子陵,西汉末年的人,东汉初年被追封为梁侯。
  • 文叔: 指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 子陵: 指严光,又称严子陵或严夫子。
  • 漂母: 指孟尝君的门客漂母,曾给予孟尝君以资助。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东汉末年两位名士严光和光武帝刘秀的赞颂。严光和光武帝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人知,两人都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被后人传颂。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自身才能的自卑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李白本人与严光、光武帝进行比较,突出了自己在他们面前的渺小。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古人道德品质的赞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