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时折枝

京洛名花观盛衰,霅钱风景各随时。
灵株本拨无留活,却恨图中误折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四时折枝》是元代诗人揭祐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内容
  • 诗句解读:首句“京洛名花观盛衰”描绘了京城洛阳的名花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景致。第二句“霅钱风景各随时”则表达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随着季节而变化,各有其特点。第三句“灵株本拨无留活”意味着这些美丽的植物原本生机勃勃,不会枯萎。然而,第四句“却恨图中误折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错误地剪取和折断这些美丽生命的遗憾情绪。
  • 整首诗的意境:通过对四季中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无情,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美景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破坏自然的惋惜之情。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吁。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创作时间:《题四时折枝》的创作时间为元代。元朝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
  • 作者经历:据传,揭祐民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等职,是一位有学问的官员。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崇敬。
  • 历史环境:元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寄情于诗歌之中,表达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1. 语言风格
  • 用词精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符合古诗的韵律特点,又能够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意象生动:诗中的“灵株”、“无留活”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命状态,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四季更替、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深沉且真挚。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意象、精炼的语言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历史地位:作为元代的一首代表作,《题四时折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风貌,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题四时折枝》作为元代诗人揭祐民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能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演变的丰富多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