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

江转欲无路,山回忽似围。
客程秋共远,物色晚多疑。
稍稍沙鸥集,匆匆野树稀。
武昌今夜梦,定有故人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揭傒斯(约1304年—1379年),字纯吉,号灵渊,元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尤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在元末明初,他被尊为“元四大家”之一。
  1. 诗词原文
    江转欲无路,山回忽似围。
    客程秋共远,物色晚多疑。
    稍稍沙鸥集,匆匆野树稀。
    武昌今夜梦,定有故人知。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的乡村景象,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武昌”和”临川”可能指代作者的故乡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通过对这两个地点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自然描写: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如“江转”、“山回”、“物色晚多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这些生动的自然元素不仅丰富了诗的艺术效果,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武昌”和“临川”不仅是地理上的标记,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特别是“武昌今夜梦,定有故人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梦中能重逢故人的强烈愿望。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对于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无限眷恋,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