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俞氏看雨轩

惨澹来何处,崩腾忽满城。
遥怜四山黑,近洒半江明。
可爱花间湿,偏宜竹上声。
中宵未可住,高枕寄馀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俞氏看雨轩》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作在文学价值上具有独特之处,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貌。以下是从不同角度对《题俞氏看雨轩》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江西丰城杜市镇人。他的家族背景虽不显贵,但他本人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惨澹来何处?崩腾忽满城。遥怜四山黑,近洒半江明。可爱花间湿,偏宜竹上声。中宵未可住,高枕寄馀情。

  2. 作品赏析

  • 《题俞氏看雨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诗篇。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 诗中的“可爱花间湿,偏宜竹上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及其在作品中的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具有画面感。
  • 诗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艺术魅力,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题俞氏看雨轩》不仅作为元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成为了研究元代文化和诗歌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特点,还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