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真人归上清

闭户京城昼懒开,初闻北觐却南回。
冯夷击鼓乘龙出,王子吹笙跨鹤来。
囊里天书明日月,匣中神剑閟风雷。
回瞻魏阙红云拥,应在山中看早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真人归上清》是元代文学家揭傒斯的作品。揭傒斯作为元代的文人,其创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揭傒斯,元末明初著名文人,字曼硕,号青阳子,因曾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而得名“揭”。他不仅在诗坛上有着显著的成就,还在散文、书法等方面有所贡献。他的一生经历颇为丰富,从官场到民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作品。

  2. 诗歌原文:《送张真人归上清》是一首七言律诗,具体如下:
    闭户京城昼懒开,初闻北觐却南回。
    冯夷击鼓乘龙出,王子吹笙跨鹤来。
    囊里天书明日月,匣中神剑閟风雷。
    回瞻魏阙红云拥,应在山中看早梅。

  3. 诗歌内容解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真人北朝觐见后南归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冯夷击鼓乘龙出、王子吹笙跨鹤来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 诗中多次提及“天书”和“神剑”,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同时,“回瞻魏阙红云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中心的仰慕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 最后两句“应在山中看早梅”则是诗人的一种隐逸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描述张真人归来时看到山中早梅盛开的景象,诗人暗示了他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1. 作品背景:据文献记载,《送张真人归上清》创作于元代,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揭傒斯作为当时的文人,其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无疑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占有重要地位。

《送张真人归上清》是揭傒斯在元代时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和文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