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酒如渑,高堂丝竹停。
绣筵双凤影,珠箔乱莺声。
叠应红牙拍,辞传金缕名。
彩云低不度,芳尘暗自惊。
花发长洲苑,日照阖闾城。
且奉千金寿,宁忘万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三月酒如渑,高堂丝竹停。
绣筵双凤影,珠箔乱莺声。
叠应红牙拍,辞传金缕名。
彩云低不度,芳尘暗自惊。
花发长洲苑,日照阖闾城。
且奉千金寿,宁忘万里情。
《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的前半部分以描绘宴饮场景开始,“三月酒如渑,高堂丝竹停”,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景象,如同春日里的美酒,使人陶醉。接着,“绣筵双凤影,珠箔乱莺声”,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宴会上的华美与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展示了宴会的奢华,也暗示了离别的哀愁。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离别的主题,“彩云低不度,芳尘暗自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容宴会中的美好景象随着客人离去,逐渐消散于无形之中。紧接着,“花发长洲苑,日照阖闾城”,则是在自然景色中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盼。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细节的精心刻画,不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离别氛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主题思考,成为了元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