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张齐公庙

东安猛将张齐公,十八夺父军囚中。
至元召募起亡命,父子南伐收奇功。
酒酣一跃马上立,拔剑四顾奔雷风。
十年转战江汉上,万里直挽安南弓。
乾清坤夷四海一,勋在旗常心帝室。
身封万户传子孙,誓不偷生污天秩。
天下丰盛大德年,天子明圣宰相贤。
小臣刘深射功利,上疏自荐能开边。
鬼方寡妇号八百,嫂叔操戈自争国。
刘深一言取大官,远帅官军陵险阨。
五溪运粮数万家,哭声震动湖南北。
发徒开道径折节,既勤其民大求索。
斗量金珠谷量马,溪壑之欲安可塞。
此时张公亦在行,捐躯力谏皆莫克。
折节薄险伏四起,刘深夜遁张公死。
鸟飞不度山川愁,坐看英雄化为鬼。
乃知自古守边鄙,大忌邀功贵宁敉。
张公庙食东海头,刘深枭首蛮烟里。
张公世为忠孝门,刘深万年秽青史。
两家同死不同心,试与题诗作臣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张齐公庙》是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创作于元朝。这首诗通过对张齐公英勇事迹的描绘和对其忠诚精神的颂扬,展现了古代忠臣义士的英雄形象。

诗的第一句“东安猛将张齐公”,通过“猛将”二字,生动地勾勒出了张齐公的形象,一个勇猛果敢的将领。接着第二句“十八夺父军囚中”,进一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智勇双全的品质。第三句“至元召募起亡命,父子南伐收奇功”,描述了他在至元年间被征召后,如何领导军队,战胜困难,取得辉煌战绩。最后一句“身封万户传子孙,誓不偷生污天秩”,则是他忠诚于国家,坚守原则的高尚品质的体现。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古体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通过对张齐公一生功绩的描述,以及他对国家忠诚无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与赞扬。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歌的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寄题张齐公庙》不仅是一首赞美英雄人物的诗歌,也是一篇展现古代忠臣义士风采的佳作。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