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玄扃息深构,虚馆含馀清。
潇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遥兼夜柝警,细与寒更并。
怀亲感离别,抚物愧生成。
土思浩方殷,春声耿逾明。
幸及朋知好,达此旦暮情。
北展非穷辕,南山梦归耕。
何言托毫素,聊与款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充满意境与哲理的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黄鹤山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玄扃息深构,虚馆含馀清。
    潇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遥兼夜柝警,细与寒更并。
    怀亲感离别,抚物愧生成。
    土思浩方殷,春声耿逾明。
    幸及朋知好,达此旦暮情。
    北展非穷辕,南山梦归耕。
    何言托毫素,聊与款平生。

  2. 诗歌赏析

  • 自然描写:《黄鹤山听雨得清字》中的“玄扃息深构,虚馆含馀清”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黄鹤山夜晚宁静而深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情感表达:“怀亲感离别,抚物愧生成”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 哲理思考:“土思浩方殷,春声耿逾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的哲思,认为虽然世事艰难,但春天的声音依然明亮。
  1. 诗歌背景
  •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创作于元代,是诗人对黄鹤山夜景的独特感受。
  • 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