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戴道士

被命将居越,扁舟指会稽。
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
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送戴道士》是元代诗人程钜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表达了诗人对戴道士隐居生活的赞赏,以及对道家思想的敬仰。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
    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

  2. 诗歌背景:程钜夫在被朝廷命居越地后,乘坐扁舟前往会稽。在海上航行时,他看到海云随着船桨的扬起而起伏,江上的月亮照耀着行人。诗中“有道蟠龙虎”形容戴道士修炼得道,能与天地精神相融合;“无生混鹜鸡”则比喻道士追求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同时,诗人提到“霞川随处是”,意味着道士的隐居之地处处可见,无需刻意寻找,这体现了对道家隐逸文化的推崇。

  3. 诗歌鉴赏:该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戴道士高洁生活的赞美。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和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对于道教思想的理解。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哲学探索的共同兴趣。

  4. 诗歌影响:此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展示了元代诗歌的风貌,反映了当时文坛的一种审美趋势。其次,通过这首诗,后人得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哲学、自然的思考。最后,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首诗也帮助后人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

《重送戴道士》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文化和文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