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

濑头流水绿如油,急取春芽试一瓯。
扬子江心堪伯仲,茶经从此合重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是一首元代的诗歌,作者是程钜夫。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茶文化的推崇。下面将详细介绍《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

  1. 作者介绍:程钜夫,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以其诗作和书法著称于世。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爱国情怀,其中《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展现了他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

  2. 诗句赏析

  • 濑头流水绿如油,急取春芽试一瓯。这句话描绘了江水清澈见底,流水如同碧绿色的油彩一般,诗人急切地采摘春芽,准备煮茶品尝的愉悦场景。
  • 扬子江心堪伯仲,茶经从此合重修。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扬子江水质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堪比古代名茶“伯仲”的品质,因此决定重修茶经,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茶文化。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元代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元朝统一中国后,虽然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但文化上仍面临着汉、蒙等不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
  • 在元代,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茶叶不仅作为饮品,更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被视为修身养性、交流思想的重要媒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句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扬子江心堪伯仲”,既赞美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又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 诗歌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七个字,节奏紧凑,韵律和谐。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诵,也反映了元代诗歌的审美特点。
  1. 影响评价
  •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在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眷恋之情。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元代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 这首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雅士在创作时都借鉴了这首诗的手法和意境,使得元代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艺术风貌。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流动的文化画卷,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