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 次中庵韵题解安卿盆梅

南枝春盛,斜斜整整。犹带孤山光景。相逢索笑耐尊空,向老瓦盆中自省。
风霜人老,关河路永。赖得生成惯冷。凭谁移傍太初岩,待雪月交光得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题安卿盆梅》是宋代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下片则侧重写梅花凋零时的萧瑟情态,全词以“盆梅”为中心,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易老、世事难料的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意思是说,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好在这座门前,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人面桃花),她与周围的桃花相映生辉,分外鲜艳美丽。这里通过回忆,引出了词人的所思所想。

接下来的几句:“知为花为谁开?”则是在感叹:为什么偏偏是为了我?而我又为何如此地思念你呢?这既是对前文的回忆的深化,也是对词人内心的抒发。

然后词人写道:“直待行人曲江渡,红泪溅飞香袖湿。”意思是说,直到那位行人(即作者自己)来到了曲江渡口,她的泪水才溅起,香气四溢的衣袖也被染湿。这里既描写了梅花的美丽,又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直待行人曲江渡”一句也暗示了词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家归不归!”则是词人对美好愿望的表达。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把山上的花插在我的头上,我就不会再问你(指情人)是否回来了。这里的“山花”指的是梅花,而“奴家”则是指词人自己。

整首词以“鹊桥仙”为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梅花与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推荐